
一季雨来,是夏时的第一场雨落,我聆听着雨声,便把时光滴落进了心里,就把时光折叠成了一行诗语,轻轻放进了素笺里。于是,那平平仄仄就在素笺上成行,行行诗意就汇成了诗雨,荡漾着一季夏的颜色,丰满了一季时光的雨色。
夏雨轻落,是又一次相约的经过,这是我的笔墨随着雨色绘出的画卷,这是我的笔墨随着雨声写下的情歌。

看,那雨落的着色,是素笺上勾勒出的简笔,就落在了“初经一雨洗诸尘”的淡墨里,就落在了“山色空濛雨亦奇”的飘逸里。
听,那雨落的声音,是落在素笺上的回声,就成了“雨声滴碎荷声”的清音,就成了“更作荷心万点声”的隆重。
笺笺诗行,笔笔润情,就在这夏的雨色中,就在这夏的雨声中……

展开这卷雨色,且看这雨色沁人的禅意,那么清净,那么清静!唐代施肩吾写下的这首《夏雨后题青荷兰若》,让人眼到处是清新,意会时是淡然。
僧舍清凉竹树新,初经一雨洗诸尘。
微风忽起吹莲叶,青玉盘中泻水银。
此诗应是诗人在夏日雨后,为一寺庙所做。
夏雨过后,空气清新,绿树葱翠欲滴,僧舍清凉,竹林婆娑,竹树如新。微风吹起亭亭玉立的莲叶,水珠如水银般倾泻而出,落入池塘。
禅意的诗行静以安心!

看着这雨色,直接想到的就是苏轼笔下的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,这里的笔墨,才是最相宜的淡妆浓抹。
其一
朝曦迎客艳重冈,晚雨留人入醉乡。
此意自佳君不会,一杯当属水仙王。
早晨迎客,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。傍晚下了一阵雨,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。
只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迷人的西湖雨景,这美景应酌酒和“水仙王”一同欣赏。

其二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天清气朗时的西湖,水光盈盈波光楚楚;细雨迷蒙中的西湖,山色空灵似有似无。
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,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,都令人倾倒折服。

这两首是组诗,但更多让人熟知的选本却只看重第二首,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。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。第二首虽好,却是第一首的注脚。第一首所说的“此意自佳君不会”的“此意”,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,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。
诗意的夏雨,把西湖的风姿尽现在笔端,而那雨色的笔墨里是那么美!

看罢雨色听雨声,就是那点点雨落,就是那雨落的清音,素雅中惹醉了这夏日时光。欧阳修的《临江仙》,是一阕清雅自然,明快脱俗的夏日雨后即景抒怀词作。
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。
小楼西角断虹明。
阑干倚处,待得月华生。
燕子飞来窥画栋,玉钩垂下帘旌。
凉波不动簟纹平。
水精双枕,傍有堕钗横。

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,池上细雨蒙蒙;雨声淅淅沥沥,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。不久小雨即停,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。我们靠倚栏杆旁,直等到月亮东升。
燕子飞回门前,窥伺着飞到画梁问;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。床上竹席纹路平展,好像清凉的水波,却无波纹涌动。床头放着水晶双枕,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,横放枕边。
雨声外的荷声,把夏的时光洇晕,把夏的雨色丰满。

清清浅浅的细碎清音,是欧阳修笔调里的夏雨之声,而宋代这位刘攽的《雨后池上》让那雨落荷心,汇万点清音。
一雨池塘水面平,
淡磨明镜照檐楹。
东风忽起垂杨舞,
更作荷心万点声。
一场大雨过后,蓄满水的池塘平静无波,清澈的池水犹如一面明镜,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。东风忽然吹起,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,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,发出一片清脆悦耳的声音。
风吹树摇、积雨落入荷心,万点声就连成了夏时的雨落最美的声音。

一场雨落下,一笺诗行中,看不倦雨色的丰润,听不够雨落的清音。
在这帘雨中,禅意了夏日时光,无痕,浓淡总相宜,一雨洗诸尘。
在这帘雨中,素雅了夏日时光,韵致,雨落碎荷声,荷心万点声。
